吉安的龙灯源远流长,自古有“庐陵龙灯冠赣江”的赞誉,是全市最具代表性、群众性的一种民间灯彩。
按制作材料分类有:草龙(又叫杆龙、火龙),以稻草扎制,龙身上遍插线香,舞时点燃,火光闪闪;箍龙,用许多圆蔑箍连串而成,伸缩扭动自如;纸龙(又叫布龙),这种龙最普遍,用竹蔑扎成龙头、龙身、龙尾,糊上色纸或绢布,贴上纸剪的龙鳞。用染红的苎麻作龙须。以红、黄布为龙脊,并将龙头、多节龙身、龙尾连接起来,节与节之间留有适当距离,在布上画出龙鳞。各节内点蜡烛或油烛鞭,现在多改装电池、灯泡,晚上舞时,灯光闪烁,龙身生功,别有风采。
按用途分类有:摆龙,龙的头、角、身、尾全用宫纱、绫罗、彩纸扎制,色彩斑烂,作为摆饰,供人观赏;游龙,最长的有l0l节,叫百节龙,主要是跟随引导的短龙灯到村、街贺年,显得气派、壮观,古水县盘谷乡上曾家的长游龙达333节、两里多路长;滚龙,有3节、7节、9节、11节,多至36节或48节,是民间见得最多,能灵活舞动的龙灯。
龙灯的表演形式千姿百态,通常的套路有:双龙出水、上翻下滚、穿花缠绕、盘旋团转、腾空飞跃、抢红珠、蜷曲成团等。灯彩的排列通常是:横牌2个(上写“国泰民安”、“风调雨顺”,也有写“××村”字样);四季花灯;拟兽灯;打击乐和吹奏乐;龙灯。举龙人服装要求统一,扎头巾,系腰带,打绑腿,穿草鞋。春节期间,龙灯进村后,先到祠堂、亲友家贺年、贺喜,有的地方还有"喝彩"(唱几句赞词)的习俗,村长、户主燃放鞭炮接送,然后到村里的晒场上当众舞龙。龙灯在红珠的引导下,在锣鼓、唢呐的伴奏中,上下飞舞,四面翻滚,场面雄浑,气氛热烈。
龙灯作为一种祈求社会与人们生活祥瑞的象征,使人们在繁忙、劳碌了一年之后的新春时节,享受到一份愉悦和欢欣。元宵节后,灯彩活动结束,要把龙头、龙身、龙尾的彩纸和外表装饰撕下烧掉,将龙的骨架保存起来,待来年再重新糊裱,寓意为“年年新龙(兴隆)”。